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5日讯 4月25日,随着“五一”临近,游客越来越多,武昌户部巷的一名商户自费购买了一台价值3万元的自动体外除颤仪捐赠给街区,以备不时之需。户部巷管委会特意邀请医护人员,为城管队员、商户代表和社区志愿者进行急救知识培训。
(资料图)
户部巷商户购买AED捐赠给街区。 记者陶常宁 摄
当天上午,长江日报记者来到这家名为“湖北特产厂家直销总部”的门店,门口挂着一个红色箱子,上面写着“自动体外除颤器”7个黄色大字,还标明了操作四步骤,十分醒目。
在急救培训现场,医护人员介绍,自动体外除颤仪,一般简称AED,被称为“救命神器”,是一种便携式、易于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。使用时,只需开启设备电源、将贴片贴在病人相应部位,配合心肺复苏,可以有效提高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,降低死亡率。
户部巷城管队员学习心肺复苏。 记者陶常宁 摄
现场,医护人员教大家如何心肺复苏、如何使用AED。城管队员孙亚洲学得很认真,他在护士的指导下,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。“我们日常工作是巡查市容环境卫生,有时也会遇到突发疾病的游客或商户,我们要学会基本急救知识,万一遇到心肌梗死病人,有了这台AED,可为抢救赢得时间。”
湖北特产店管理人员王金红也在现场认真学习急救,“我们平时看新闻,都知道心肌梗死病人在外面发病很难抢救,但因为有AED,病人及时获救的也不少,所以我们老板李福林就决定自费购买一台”。
商户代表学习心肺复苏。 记者陶常宁 摄
与其他店不同,这家店还“藏”了一座服务驿站。“把一座户部巷商圈党员群众服务驿站建在店内,是李福林主动提出来的。”户部巷管委会负责人介绍,今年,管委会向350家商户发出了“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”活动倡议,李福林毫不犹豫地向户部巷管委会提出,将自家门店的一部分改成党群服务驿站,方便市民游客。
记者看到,驿站面积约40平方米,设施一应俱全,有休闲座椅、饮用水、应急电源、雨衣雨伞、应急药品,甚至还专设了一间母婴室。
“近年来,户部巷管委会与社区通过共同缔造,将商户、居民群众从‘旁观者’变成‘参与者’”,管委会负责人说,下一步,户部巷管委会联合社区、商会,还将大力普及AED设备使用,确保AED设备在关键时刻“用得上”;持续开展“救在身边”专项行动,推动急救知识进街区、进社区、进商户。
(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殷莉红 黄丹)
【编辑:丁翾】
标签: